共工新闻社9月25日电(记者胡思源)最近,浙江省有着“佛国仙山”美名的天台山传来一大喜讯,有着五百多年历史的天台山镇龙寺重建工程设计方案几经修改最终定稿,意味着这个寺庙的重建工作得以进一步推进。不久的将来,这座古寺如一颗蒙尘多年的明珠擦拭明亮后,必将以崭新的面貌在世人前面重放夺目光彩,为盛世中国宗教事业蓬勃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据了解,天台山镇龙寺有着灿烂悠久的历史,其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古寺交通便利,位于始丰溪畔的婺衢古道边,座落于浙江省天台县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张思村。镇龙寺与周边优美的自然环境和谐协调,是一处难得的风水宝地,为一座园林式生态道场。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前临竹园,旁倚松林休闲道,修竹茂林、古木掩映,闹中取静,清新幽静。寺边有一放生池,与竹林融为一体,相映成趣,相得益彰。
自古以来,镇龙寺香客众多,香火旺盛,宗教信仰文化源远流长。寺内冬夏皆煮茶招待过往客人,素有"一刻一行人,一人一盏茶"的优良传统,更是百姓祈求福泽,庇佑安康之所。据张思村陈氏族谱记载,镇龙寺曾在明清两代多次修缮。其中清朝光绪年间,始丰溪泛滥致寺毁,重修后取寺名"镇龙",以镇水中之龙,祈求风调雨顺。镇龙寺古石碑记载,清雍正年间与康熙年间,分别重修镇龙寺,又于嘉庆壬戌年和光绪十一年,又两度重建镇龙寺。
镇龙寺佛道双修,佛神供奉完整。观世音菩萨供于大雄宝殿正中,左右分别是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两边是十八罗汉;偏殿分别供奉有阿弥陀佛、地藏王菩萨;侧殿则供奉着道教的三霄娘娘、送子娘娘、海神娘娘、九天监生高元帅,充分体现了佛道交融,信仰升华的最高境界。
今天的镇龙寺管理规范,运作井然有序。寺内建立了管理组织会议制度、学习制度、民主议事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消防安全制度、卫生防疫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完备的管理组织又按照制度分工负责,有序开展日常管理工作。
每逢重要日子,各地善男信女会到镇龙寺颂经祈福。寺里不定期组织学习教育,宣扬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人们传递积极向上的精神粮食。镇龙寺还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帮扶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传递社会良好风尚。
古庙镇龙寺承载着五百年来无数代人的信仰与虔诚,虽多次重建修缮屹立不倒,但历经明清两朝五百多年的风雨摧残,已残旧破陋,失去了当年的庄严与雄伟。大殿内,神像低垂的眉眼间落满了尘埃,慈悲里透出无尽的沧桑。走进这座古庙,好多人不禁为这里的破败而叹息与忧伤。
寺庙筹建委员会对寺庙的重建和发展充满信心。寺庙不仅有久远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周边的文旅资源和自然资源禀赋也是格外丰富,如寺旁边的始丰溪、婺衢古道、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张思村等。特别是张思村迄今已有700多年历史,村内文物古迹众多,为浙江省历史文化重点保护村落、全国传统村落;、中国景观村落、国家级AAA景区、浙江省休闲旅游示范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休闲美丽乡村、国家级美丽宜居示范村。镇龙寺重建后,这些宝贵资源和镇龙寺串珠成链,必将对推动当地文化旅游和宗教事业发展及乡村振兴村民共富等产生重要意义。
“不忍其倾破于我辈,故发愿寻找仁德之士,同心携手,和衷共济,筹资重建镇龙寺。”场所负责人时浩然表示,种福田,积功德,结神缘,铭碑纪表,福荫子孙,永沐神恩。据介绍,古庙修建峻工后,将更名为天龙宫,誉意为巨龙腾飞,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大地繁华,同胞安康,家业永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