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新闻社8月5日电(朱善永 鲍君芙)哈尔滨市消防救援支队道外大队为深入贯彻省、市安全生产工作指示精神,聚焦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风险防控,通过“制度筑基、督考护航、联动除患、宣教固本”的组合拳,构建全链条、多层次安全管理体系,全面筑牢安全发展坚实屏障。

制度先行,构建闭环管理“硬支撑”

道外区消防救援大队靶向动火作业全流程管控痛点,以制度建设为先手棋。制定《关于加强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安全管理若干措施的实施意见》、《道外区动火作业全链条管理措施》、《道外区动火作业查处工作流程》等核心制度,清晰划定“审批严格把关、作业全程监管、问题快速处置”闭环管理路径,从源头厘清各环节权责,让动火作业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同时,聚焦实操标准化,编制动火作业告知书、安全须知、应知应会内容、责任状、建设工程(用火、动焊)备案表、违规作业移交单及动火作业规范流程等标准化文本,统一表单样式、固化操作流程,实现备案“一口受理”、案件移送“无缝衔接”,推动全流程管理规范高效,为动火作业安全装上“制度安全阀”。

督考联动,拧紧过程监管“压力阀”

为确保制度落地、责任压实,道外区消防救援大队建立“周调度、周通报”机制,由区委主要领导挂帅,区专班每周梳理各镇街备案管理、现场监管等情况,以通报直指问题、传导压力;制作警示教育片、暗访纪实片,用真实案例“敲警钟”,推动监管责任从“被动应付”向“主动担当”转变。同步组建督导组,以“四不两直”方式直奔基层、直插现场,严查行业部门、镇街履职情况,倒逼责任层层落地,让安全监管“长牙带电”。

机制创新,打造隐患处置“快响链”

依托“街镇吹哨、部门报到”机制,道外区消防救援大队搭建“隐患识别—精准吹哨—部门响应—靶向整改”快速处置链条。属地街道发现隐患第一时间“吹哨”,职能部门限时“报到”,小隐患当场清零、大问题协同攻坚,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隐患治理网。整合应急、住建、消防等多部门力量,聚焦未备案动火、无证操作等突出问题铁腕整治,对违规行为从严处罚,形成“查处一起、震慑一片”的强大声势,让隐患无处遁形。

宣教赋能,筑牢安全意识“防火墙”

道外区消防救援大队创新“沉浸式”安全宣教模式,用活多元载体提升警示实效。编排《焊库闯大祸》警示小品,以真实事故为原型,还原无证操作、监护缺位等违规场景,让群众直观感受动火隐患“从萌芽到爆发”的破坏力,用“身边事”警醒“身边人”。针对重点人群,开展精准化专题培训,为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责任人、动火作业人员“量身授课”,系统讲解操作规范、应急技能,让关键岗位人员“懂规程、会操作、能应急”。截至目前,累计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播放警示片30场次,培训2000余人次,构建“警示震慑+技能提升”立体宣教格局,让安全意识深植人心。

道外区消防救援大队以“制度+督考+联动+宣教”四维发力,织密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安全网,既管好“当下事”,又筑牢“长久安”。这一系列经验做法,为城市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安全管理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道外样本”,彰显了基层守护安全的智慧与担当,也为筑牢城市安全底线写下生动注脚。

作者:朱善永 鲍君芙

供图:哈尔滨市消防救援支队道外大队、共工新闻图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