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新闻社8月8日电 在石港城际铁路的工地上,一航局石港项目部的安全总监王振有个习惯:每天清晨带着徒弟朱天星穿梭于箱梁架设现场,手指划过钢架焊缝,目光扫过工人安全绳。这对相差9岁的师徒,用一套独创的“安全穿透式管理体系”,守护了1204榀箱梁预制架设“零事故”的奇迹。
化工男的跨界坚守
37岁的王振本是化学工程专业出身,却在安全管理领域扎了根。13年从业生涯,从公路转战铁路,他深知安全不能“纸上谈兵”。2024年初到铁路项目时,面对陌生领域,他带着徒弟朱天星啃完32本铁路安全规范,走访6个标段对标学习。“安全必须沉到一线!”师徒俩在板房彻夜研讨,诞生了以网格化、清单化、定量化为核心的穿透式管理体系。
90后徒弟的破茧成长
28岁的朱天星最初只是记录网格员履职的“小跟班”。在师父的锤炼下,他创新设计出“月度预奖励”考核机制——将枯燥的安全指标转化为可视化积分,让工人从“被动管”转向“主动防”。当项目获得建设单位“穿透式管理”通报表扬时,朱天星已能独立运营整套体系。“师父教我最重要的不是制度,是看见隐患的‘嗅觉’。”2025年升任安监部骨干的他,正将这套经验复制到新项目。
穿透的是制度,传承的是匠心
王振的工程师严谨与朱天星的年轻创造力碰撞出奇妙火花。从“网格长+网格员+安全员”的2+N+1架构,到“班前会实时影像上传”的数字化升级,师徒俩让安全责任穿透至每个焊点、每颗螺栓。项目部荣誉墙上,“平安卫士”奖状与徒弟崭新的“助理工程师”证书并排而立——这是比任何数据更有力的安全勋章。